自從滿14週之後,
很神奇地從某一天開始突然不再孕吐了~
(有夠乾脆~從此不再天天被馬桶先生晚點名一次~)
而且體力也變好了,
不再整天愛睏
(小林白鼠每天早上出門我還在賴床,下午回家時我又在睡午覺)。。。
趁著好體力,
加上家裡常有鮮魚到貨,
於是揹起小林白兔回到廚房去弄些有的沒有的。
<小林白兔拍來電報說想吃肉羹米粉,阿母只好上網研究,生出這碗印象中的台式肉羹來~>
上網研究之後,
才發現肉羹有兩種:
一種是赤肉羹,外頭不包裹魚漿,只吃純粹的肉條;
另一種是我印象中常吃到的肉羹,外頭有包一層魚漿,中間才是肉條。
肉條簡單到手,魚漿要從哪裡來呢?
難得最近柯叔去釣魚時,
在碼頭遇到一個專幫人家殺魚的米國佬,
跟他哈啦一陣之後,
竟然有好事發生!
大家也知道米國佬吃魚只吃filet(魚排)的部位,
殺魚時左右兩側各劃兩刀把filet取下後,
再把魚肚子的部位剔除~
(就是像虱目魚肚的部位!明明是我們台灣人愛吃的部位,他們竟然丟掉!)
其他像是魚頭阿、魚下巴阿 (也是我們台灣人愛的!)
全都丟掉不要了~
柯叔遇到的好事就是,
那鍋米國杯杯很樂意把這些要丟掉的部位全都送給他。。。
所以我們就把新鮮的魚頭拿來煮味增湯、魚頭米粉,
魚下巴拿來鹽烤,
魚肚子部位則被閒妻拿來打成魚漿。。。
不過那個魚肚子肉裡頭有好幾根大大長長的刺(sea trout 應該翻成鱒魚吧?)
這些刺要取下比我想像的頑劣許多。。。
閒妻先敲敲打打捶散魚肉
(該死的食譜說什麼骨肉分離比較好拔刺,根本是@#$%!!!)
用手指頭抽,
結果是我的指甲骨肉分離、痛死啦! @@
再來用小鑷子拔,
魚刺們還是眷戀青春的肉體,
在裡頭給我斷成千千萬萬節~@@
最後無奈只好用刀削
(這時閒妻已經在廚房裡搞了快一個小時了!!
差點要去報名抓狂管訓班~)
雖然有點浪費,
但畢竟也取下了大部分的肉。
打成魚漿之後,
把事先醃好的肉條拌進魚漿中。
PS. 醃肉方法請見Carol的赤肉羹麵線糊食譜
<用力拌阿拌~白白的是打好的新鮮魚漿>
燒開一鍋水,
抓兩三條肉條裹著魚漿丟下鍋等它浮起來就可撈出。
此時只是讓肉羹定型而已,
裡頭肉條半熟沒關係,
因為之後用來煮肉羹湯時會再煮熟一次。。。
(我的經驗是冷凍之後魚漿會變得更Q更好吃)
肉羹湯的部份我先用一點油把扁魚爆香,
(扁魚還是從台灣帶來的澎湖扁魚哩~香!)
接下來加入香菇炒香,
再加入蒜頭片、胡蘿蔔絲稍微炒一下就可以加水(剛剛燙完肉羹的湯以及泡香菇的水),
水滾之後下筍絲、柴魚片、大白菜、蛋花、蔥花、醬油、烏醋、鹽、糖、太白粉,
反正印象中肉羹湯有什麼就加什麼嚕~
最後灑上香菜就成啦~
<有點像大滷麵口味的肉羹湯,在秋天夜晚安慰了我的肚皮>
根據人體實驗報告,
小林白鼠說還蠻好吃的哩
完全不加味精,
但是這碗湯卻很鮮甜,
湯頭蘊含了肉汁、魚汁以及扁魚、蔬菜的菁華,
最重要的是很有台灣味阿。。。
留言列表